發展推動

跳脫政黨惡鬥 看五都選舉

2010年03月15日蘋果日報 孫瑞穗

選舉不能只顧輸贏,也應重視永續性的改革。

你能想像未來大台南市長的治理權和大台北市長一樣大嗎?你能想像未來新北市年度預算是現在的三倍時,市政建設會有多大的改變嗎?你能想像未來大台中市長可以代表中台灣主動向亞洲其他地方政府提出跨國經貿合作發展計劃嗎?

是的,有一場巨大的空間治理變革即將發生,但政治思考卻沒有被引導到正確方向上。權益攸關的未來「大市民」被誤導而將五都轉型只視為總統選舉的模擬考,著實令人憂心。

五都確定年底正式升格為直轄市,至少即將改變三件大事:

一是地方治理權的升級與擴大,將改變戰後以來台灣的中央地方侍從關係,也將正式把過去小城市治理推向一個結合區域視野與經濟發展的新城市區域年代。它將不只改變地方制度、法律、社會與文化組成,也會徹底改變國土規劃內容及其治理想像。

這跟過去以小鄉、小城和小社區為基礎的準民族國家治理想像是很不一樣的,它在制度上建構了一個「準區域政府」。以克服台灣土地分割過細及治理權過度瑣碎化而導致國土規劃不易落實,以及近年來選舉頻繁,政治過度對立而導致縣市合作的困境。換言之,以城市──區域整合型空間治理模式,將成為未來國家經濟的發展引擎和規劃重心。

二是新城市政府將取代民族國家,成為區域經濟的新政治行動者。以區域經濟發展成熟的歐盟為例,即便在有長久民族國家歷史的區域中,主權國家的界線雖因跨界經濟而逐漸模糊,但它的主體性並沒有消失。取而代之的城市政府,成為更有協商彈性和行動力的政治單元。

歐盟為了平衡大小國的勢力消長,有彈性地讓小國家的地方政府,以準會員國的形式,來參與區域經濟合作計劃,使其順利轉型為新興科技和文化資本著床的單元,挽救小國的衰退命運,也使之順利轉型為新移民和新資訊網絡節點,成為新區域經濟中,有政治和文化發言權的行動者。

建立制度永續改革當台灣老被「國家資格」阻礙而無法順利進入全球經濟競賽時,未來五都升級後所產生的具有彈性及行動力的新城市區域行動主體,正是台灣全球化的新希望。三是五都轉型將使地方更具地方發展自主權。過去,地方縣市劃分尺度太小,加上聯考制度長期將地方菁英集中到中央,稅收集中也使地方財政過度依賴中央補助款,缺乏有自主性的發展規劃權。

缺乏資源和自主性的地方,因而長期被黑道和選舉經濟所把持,缺乏有地方觀點的永續發展機制。因此,如何在這回城市升級轉型過程中,重建有地方主體性和自治能力的永續發展機制,才是五都升格後最迫切最關鍵的議題!

我們不能總是以選舉輸贏來看待所有台灣該深思的長久性制度改革,尤其是永續性的治理課題。80年代以來,以科技和媒介革命為主所帶領的新經濟,早已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經濟組成、生活領域和政治想像,因而自90年代始,所有的現代國家都在進行地方政府制度及治理權的大改革。台灣想要自主、正常而穩健地加入世界,便不可能自外於這樣的改革潮流。

五都即將引爆的治理制度、地方轉型及空間想像的變革,不只是努力迎頭趕上時代改革議程而已,也是一種更有策略地面對亞洲區域經濟及全球化挑戰的積極態度!

作者為社會文化評論者

 

圖:

日期:20100318

分類:發展推動

地區:台北市

相關文章